会议记录2

查看数0


南京商业学校

烹饪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5519

活动地点: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系

活动主题:烹饪专业群建设

参加人员:本校领导及委员会成员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由罗飞主任主持。

1、学校要明确烹饪专业群应当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探索怎么样培养人,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构建以烹饪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生当前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互融通,行业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三层递进,产、学、研、训、赛五位一体的1235”的工学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烹饪理论运用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实习实训能力和团队竞赛协作能力。课程基于南京餐饮酒店厨房的岗位能力要求设置,专业群的学生可以尝试先学习专业群的平台课程和学校公共素养课程,学习专业基本知识。在对群内各专业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在第二学年上学期进行专业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群内的专业,学习专业的模块课程。在高二、高三阶段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优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共同教学,教学空间亦是学校、企业交替进行,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掌握行业最新技术技能。

  1. 只有真正建立在校企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烹饪专业群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同时注重政府和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统筹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在具体合作中,实行校企人员互聘,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评价。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责利。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企业给学生配备导师,指导管理学生。在毕业实习中,要求学生根据企业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和评价,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学校为企业提供科研基地,对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支持和指导,协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进行职业技术鉴定等。

3、机制上保证烹饪专业群建设的顺利推进。学校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围绕专业群调整组织结构,明确专业群建设考核的指标体系,做好规划引导;二级校系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和专业群建设的日常运行管理机构,完善制定各项建设制度。二是做好烹饪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发挥专业群的功能,重在进行资源整合,核心在于课程体系构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二级系部要分工明确,协调推进。学校做好公共平台课程的设计,规范教学环节和流程;系部做好专业群平台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专门化类别选修课程的设计;专业,教研组做好专业平台课程、专门化方向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类别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和教学改革工作。

4、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服务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标志。社会对餐饮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且近几年职业学校烹饪教育一直无法满足各大中型餐饮企业的人才需求。这对烹饪专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调整。烹饪专业群建设势在必行,现在职业教育提倡技能培养,而现阶段中职烹饪专业教学思想却未能跟上,仍未摆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老路,尽管增添了多媒体设备,也只停留在以计算机课件代替粉笔板书的表象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和改变,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能形成教学合力。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中职烹饪专业群课程应借助群建设给予改革。

5校企合作是烹饪专业群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要以行业实际发展需要出发,与用人单位合作,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联合办学,共同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资源共享,共同承担责任,分享利益。教学内容有校内专业理论学习及企业实习,两者有机合作,使教室与厨房,学生与徒弟,教师与师傅形成合理结合,真正达到校企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为学校节约实训室建设经费,又可以为企业节约劳动力成本,达到校企共赢。同时,学生的实习机会也多起来,技能水平提高自然也快起来。

6、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教学以教师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和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展示所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汤向阳副校长总结,烹饪专业群建设是既是我校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校烹饪专业建设的发展契机。学校和旅游系一定以此为重中之重,将烹饪专业的辉煌保持延续下去,并通过专业群建设对烹饪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梳理,资源整合,形成有力的烹饪专业群建设力量,带动整个旅游系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