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记录1
南京商业学校
烹饪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9日
活动地点: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系
活动主题:烹饪专业群设置可行性论证
参加人员:本校领导及委员会成员、省市职社处领导
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由夏育成主任主持。
1、专业群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群是选择学校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作为核心或龙头专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群,首先必须基于专业群建设的根本目的,即通过“群”的建设,使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形成学校的特色优势,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其次,牢记“群”的建设是学校专业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优化专业布局体系和资源配置的手段,必须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群”的构建要以形成专业群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资源效益最大化、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格局为目标。
3、,构建专业群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突出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原则。尤其是学校的核心专业群、重点专业群。无论是群的名称,还是群属专业、课程体系,都要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二是相近性原则。要本着行业基础相近、学科基础相近、岗位群相近的原则构建专业群。这样有利于资源的整合,要避免跨专业大类构建专业群。三是符合逻辑关系原则。“群”内专业主辅关系要以产业链逻辑关系、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核心专业的遴选不应仅仅着眼于以往该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而应从产业链的逻辑关系或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确立专业间的主辅关系。四是适度规模原则。合理控制专业群规模,以3-5个专业构建专业群为宜。
4、南京商业学校烹饪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又是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有着不可或缺的烹饪专业群建设基础。建议学习其他兄弟学校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将中餐烹调及西餐专业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专业群,通过该群的创建与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必须坚持特色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因此只有充分地了解地方经济特色、掌握社会所需人才的实际要求,才能够进行差别定位,克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尤其是根据相关核心岗位的工作能力要求和人才需求情况,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确定餐饮产业建立专业群的思路。
丁卫刚副校长总结,烹饪专业群建设是未来江苏省中职教育十三五建设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一定会在各位领导、行业专家的肯定和指导下,科学论证、科学调查,以创建烹饪专业群为目标,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进一步扩大烹饪在南京乃至整个江苏的影响与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