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烹饪专业建设总结
南京商业学校旅游管理系烹饪专业建设总结
(2014年度)
2014年,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中餐烹饪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教师以培养既有专业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烹饪人才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力度、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三个主题,团结协作、辛勤努力,重点对中餐烹饪专业的实训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建设。
(一)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我们多次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委员会由校区领导、企业专家、本专业专业教师组成。
与行业、企业专家、兄弟学校及本校骨干教师一同对南京餐饮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了专业定位,根据学生基础、家长意见、企业需求、行业发展方向,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本专业构建了“公共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专业课程13门,包括专业核心课程4门,其中《中国烹饪概论》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全部使用国家规划教材。
烹饪专业还以“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职教新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吸收企业、行业专家意见。构建了中餐烹饪专业以“项目教学”为主要实训方法,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法进行了改革。受到师生和社会好评。
(三)以建立培养机制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制定了每期校本培训计划。通过“内培外引”、“外培内带”等措施,每期均邀请企业技师、教师中的技能高手在校内培训教师技能,有8人次160余天参加校本培训。有6人次总共300余天到企业培训,有1人次共90天参加国培。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都有中级或高级技师等级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从企业、行业聘请兼职教师达到3人。
(四)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校企深度合作条件日臻完善。
校内实训基地对原有中式烹饪实训一室、中式烹饪实训二室根据校内实训基础建设实际,按专业建设和发展要求,重新建造添置100人工位的设备,耗用资金近百万元。
按照“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化”的建设原则,新建了校外实习基地2个,满足了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教学需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了实习实训相关制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作用,使其成为生产实习实训的教学基地、学生的就业基地、教师的实践锻炼基地、校企科研开发和设备研发基地。有6人次总共300余天到企业培训。
(五)信息化、技能大赛成绩喜人。
2014年,我系烹饪专业信息化、技能大赛成绩喜人。武春燕获得国家级职业院校烹饪大赛中职学生组一等奖、省职业院校烹饪大赛中职学生组一等奖,杨天意、王哲豪分获省级大赛二、三等奖,王广宇老师获得省级大赛教师组二等奖;张荣明老师获得市信息化大赛三等奖。整个技能大赛成绩在南京市名列第一。
(六)第二年建设工作思路
1.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创建高水平现代职业学校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明确下阶段建设的内容、要求、完成时间;继续按照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和任务书的实施进度,认真扎实地开拓性地进行。
2.以建设促专业发展,拓展专业内涵建设。
3.加强和企业沟通、协调,重视人才长期规划发展。
4.对中餐烹饪鉴定室、中式面点实训室、中式烹饪示范操作室进行改造,全新规划烹饪录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