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商业学校2013-2014学年度工作总结

查看数0


南京商业学校2013-2014学年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是学校正式命名为“南京商业学校”之后提档升级、跨越发展的一学年,也是学校破冰发展之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破运行体制之冰,加快系部建设;二破教学质量之冰,向课堂要质量;三破争先进位之冰,旨在增进教师间团队合作意识;四破空间发展之冰,合理规划三校区。在学校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员工锐意进取、争创一流。学校致力内涵发展,提升育人品位,大力开展“学业争优、就业争先、创业争新”的 “三业三争”教育实践,以“能行天下”为新校训,以“教学质量年”为主题,大力提升办学质量水平,打开了职业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一学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创造新绩效,登上新台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理念新思路引领新发展

1、追求崇高理想,谋划发展战略。

为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先后提出:“以人为本,着力打造优质、高端、与区域经济高度融合的现代化职业学校”的发展战略;“致力内涵发展,提升育人品位”的核心价值观;“高职为主,中职为辅”的办学定位;“内谋质量抓‘三业’、外树形象促转型”的办学总体思路;“学业争优、就业争先、创业争新”的“三业三争”教育实践;“能行天下”的新校训;办学核心观念:“规范质量品牌”,即以“规范”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以“品牌”为特色,大力提升办学质量水平。校领导班子在各种会议上,向全体师生员工宣传解读学校的发展战略、办学理念和思路,使之深入人心,成为行动指南,从而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勇攀新高峰,实现新跨越。

2、倡导“能行天下”,深化“三业三争”。

针对职教生源实际状况,2013年学校提出“能行天下”新校训,“能”的含义有三层:一是我“能”,指信心、自信、自立、自强,树立自信心,增强内驱力,这是立身之源;二是“技能”,这是立业之本;三是“能力”,重点培养职场能力,包括生存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这是立功之基;“行天下”,即在“我能、技能、能力”的基础上,将来以“能”行天下。把“能行天下”与“三业三争”相对接、相贯通、相融合,用“能行天下”统领和推进“三业三争”,在学业发展上追求优质高效,在就业时间上争先率先,在创业教育上通过求新实现拓展;达到学业有成,就业有门,创业有方。2014年我校殷校长主持申报的省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三业三争”教育实践研究》,已正式立项。

3、发展高职教育,调整专业结构。

学校成功申报江苏联技院增设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软件测试师方向)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31022日学校接受江苏联技院组织进行的教学视导。我校办学点以创建省级高职品牌专业为导向,全面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得到江苏联技院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同时,学校继续与南京城职院联办高职。2013125日南京城职院教务处召开高职教学工作研讨会。我校在研讨会上汇报交流了关于教学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管理、实训实习管理、师资队伍管理的做法、成效和经验体会,得到南京城职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学校主动服务鼓楼区“三产”结构调整升级,以“形成专业特色、扩大品牌效应”为原则,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淘汰了部分专业: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增加了新兴专业(方向):软件技术(软件测试师)、烹饪工艺与营养、西餐烹饪、金融业会计、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清华万博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美合作国际商务等;精心打造三个主干专业群,努力提升育人品位,为区域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贡献力量。

二、新环境新体制谱写新篇章

1、校区搬迁调整,顺利完成过渡。

20138月我校清凉门新校区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原来安排在萨家湾校区(8中)的商贸专业师生搬迁到清凉门新校区办学;原来安排在汉中门校区(4中分校)的校部各处室搬迁到清凉门新校区办公;三大主干专业群的教师办公地点和学生班级上课地点按清凉门南校区、北校区和汉中门校区进行重新调整安排;学校又经历了一次大调整、大搬迁。在校领导班子的统筹指挥下,全体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尤其是分管后勤和行政的干部人员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全体师生员工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从而确保这次搬迁调整顺利完成,确保新学期按时开学上课,确保校区稳定师生安定,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活力。

2013/2014学年度学校完成了财商实训大楼的设计、装修以及设备添置,建成一流的学生实习实训场所包括会计文化展厅,证券交易实训室,会计考证中心,ERP软件实训室,电子商务创业中心等;完成了食堂维修出新,改善了师生的就餐环境;完成了学生浴室出新,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完成了烹饪实训楼及胡长龄纪念馆的装修出新,更新添置烹饪实训室设备;完成教师办公桌椅及教师办公计算机添置,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学校还积极响应“迎青奥,大干100天”的号召,安全平稳拆除违建仓库,配合环境整治,搞好门前三包,维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

2、成立三大系部,完善二级管理。

20139月我校进一步完善“校系结合、以系为主”的校系二级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以三大主干专业群为主体成立三大系部(财经商贸系、信息工程系、旅游管理系),每个系部设主任1名、分管教学副主任1名、分管德育副主任1名,重点加强系部建设,努力把各系部打造成为凝聚力强、执行力强、绩效一流的战斗堡垒。

同时,调整充实校级职能部门,建立校督导室;进一步完善学校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按照“目标引领、科学运作、项目管理、绩效考评”的总体要求,以各级各类创建、竞赛、评选、验收为抓手,实行项目管理,推进各项工作,搞好绩效考评,确保优质高效。

3、选聘师资新秀,优化教师队伍。

学校大胆变革用人机制,精选优聘一批青年教师,其中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充实到教学第一线;面向社会招聘高学历、高技能的代课教师;对现有在职教师进行转型、培训和提升,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补充步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聘用教师和代课教师加强管理,制定月考核实施细则,抓好外聘教师的教学质量跟踪检查考核,提高外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原有教师队伍的建设,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提升中青年教师;继续实施教师工作月考核制度,调整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形成以各系部中心组为主干、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市先进教研组为龙头、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为载体、以“三业三争”教育实践为平台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实力。

三、新举措新成效实现新跨越

1、各项管理到位,“视导”展示风采。

20131022日,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视导比赛,教师组罗飞老师获说课一等奖、王广宇老师获说课二等奖,朱淑宁、荣静获说课三等奖。学生组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201311月进行的年度“三个规范”省级专项视导,学校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评,按时上交自查报告,认真准备佐证材料,学校自查报告得到省市的认可。2013124日市教育局职社处和市职教教研室领导、专家一行10人莅临我校进行教育教学现场视导评估。专家组在视导反馈中高度评价了我校的“6个新”:“新校名、新理念、新模式、新校区、新思路、新成绩”,“4个有”:“校领导有追求、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效”;充分肯定了被抽查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团队等;认真分析了被听的7节课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高度赞扬了我校两个市级立项优秀教学团队(烹饪、会计)取得的成效;对我校今后的发展和提升寄予厚望。201312月对已经立项建设的省级和国家级实训基地进行省级现场视导验收。我校烹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特色优势是:集实践教学、师资提升、技能大赛、学生创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产、学、研、训、赛、考一体化和实训生产化”;是高水平现代化企业化的实训基地;是对外开放型资源共享型示范辐射型实训基地。20131213日上午省专家组对我校烹饪专业实训基地的视导、评价和鼓励,为我校今后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样板。

2、坚持立德树人,规范德育工作。

201212月省教育厅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联合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这是继2011年印发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三项管理规范视导标准》之后的又一重要标准。我校立即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生管理人员、全体班主任、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深入领会新颁布的“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用新标准对照、规范和指导我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使命感,进一步明确德育目标、德育理念和德育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规范各自工作职责、具体任务和基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德育工作新标准。同时,认真做好“省级专项视导”的迎查材料准备工作。我校的自查报告得到省市认可。

3、推进改革创新,办学质量提升。

2013年度我校的办学核心理念是“能行天下”和“规范品牌质量”;2014年是教学质量年,2013/2014学年度办学的主旋律是“改革创新”,“规范和质量”,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回顾这一学年我校的改革创新举措,除了前面已经讲到的之外,还可以例举出以下十项内容:

创新校园文化标识标牌:学校提出“能行天下”新校训,并用这4个字的书法图案作为校园文化标志,突出“能”字,化作“龙”的图形,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传播“龙行天下”的正气与活力,激发校园里的“正能量”。

创新行政会模式:一是在会议内容安排上,改变过去先由各处室主任轮流汇报工作,再由各位分管校领导轮流讲话,最后由校长总结讲话的模式;贯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解决教学工作问题的指导思想,安排先由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重点汇报和分析教学工作,找出不足之处,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再由校长进行归纳、提炼、升华,布置下一步工作要求,由各位分管校领导提出需要统筹协调解决的工作任务。二是在会议的形式安排上,改变过去单一式安排每周都召开全体成员会议,改为复合式安排一周为全体成员会议、一周为各系部处室分头召开会议,确保更充分更深入地研究本部门工作。

创新课程建设:一是以“有用、适用”为标准,重组课程体系,如烹饪专业增设礼仪课、茶艺课;会计专业增设工商管理课等。二是以“能用、通用”为标准,建构课程内容,删减繁难偏旧的知识,增加通识知识和技能传授,如职业认知读本、职业素养教材等。三是以“会用、常用”为标准,训练技术技能,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理解透,善迁移。四是重点开发一批项目课程和校本教材,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课堂教学:一是各系部各专业积极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二是公共基础课教学正在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对相关知识体系进行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分为予习展示、提升展开、巩固展示三个环节,对教材整体把握和再认识。三是专业课教学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模块式课程体系,确立知识、能力、态度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采用分组式教学、个性化学习、师生合作学习、个别化辅导,建立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和及时反馈矫正为主要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四是举办教师礼仪讲座,举行校内研究课公开课,开展教学规范研训活动等,树立教师形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例如信息工程系开办了“安卓、Java”培训班;在清华万博特色班开展了2014区域学术主题活动,还特聘请了清华万博的老师在12清华万博班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技能周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学生在对专业的认识及专业技能上都有较大的收获;财经商贸系校邀请阿里巴巴全国校园巡讲在学校报告厅开讲,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六个班级三百名学生及十多名专业教师进行观摩。阿里杭州总部的孙老师向师生分享了阿里巴巴、马云的创业故事。另校企携手打造电子商务专业品牌之阿里巴巴培训班。

创新教学管理:一是依据《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学藉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强力推行“留级”制度,经补考后仍有3门课程不及格者,必须留级,排除学生及家长的阻力,坚决按原则办事,照制度执行;上一个学年度共有4名中专生留级,在校内产生了强烈震撼和积极效应;下一步要向高职推行。二是理顺职能处室与系部的关系,创新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系部主任和系部分管教学副主任一同参加教学工作例会、管理教研组备课组;把教学工作例会和教研组活动打造成为教学指挥系统的两大平台;以教学常规管理和各种工作项目管理为抓手,有序有效地推进教学工作。三是重新修订“教研组长、任课教师、聘用教师、代课教师月考核实施细则”,制定“中层干部进考场担任期中、期末考试监考”、“教师监考规则”、“学生考试规则”。四是按上级规定成立“学业水平测试考务办公室”,设立“考务专用教室”,制订“工作日程表”,颁布“监考人员守则”和“学生考试守则”,编制学生“考试号码”,统一安排考场、监考、巡考、试卷保密等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同时,各系部各教研组认真备课、复习、迎考,确保2012级考试通过率达到95%以上。五是以迎接省市学业水平测试试点为契机,重点落实《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对“考核”提出的要求:“考试课程原则上实行考教分离,并应逐步建立课程题库”;语数外课程先行试点,建立“课程题库”,实施“考教分离”,执行“流水批改试卷”,再逐步推广到其他课程,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

创新校内督导:一是改变过去用教学管理机构代替教学督导机构的做法,设置独立的教学督导室,聘任专兼职教学督导员,行使对教学管理、教学活动及教学质量的监控、检查、评估和指导职责。二是建立教学督导制度,不断完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三是开展校内教学督导工作,例如:校督导室与教科室、教务处共同对40多位外聘教师进行听课视导,及时反馈评价意见,促进外聘教师努力提升;校督导室与教科室、教务处、各系部、各教研组共同开展校内公开课活动,每位任课教师开一节公开课,接受相关处室部组及其他听课教师的评议,有力推动了广大任课教师施教能力的提升。

创新大赛训练机制:一是积极备战2013-2014学年度市级以上技能大赛,把技能大赛项目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二是抓住校技能节的契机,开展各专业的校内技能竞赛,先普及,后提高,出人才,选人才。三是各专业由专人负责迎赛参赛项目的集训,签订“责任状”、“军令状”,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目标,定措施,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确保大赛取得好成绩。

2013127日,学校顺利承办南京市职业学校财经专业“司书杯”会计技能大赛。大赛设有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传票录入、点钞、珠算五个项目,分中职、高职、教师三组,南京商业学校等11所学校共150余名师生参加比赛。20131218日,学校顺利承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烹饪技能大赛,来自全省7个城市联职院烹饪专业的8支代表队,共计34名选手参加。我校两名选手分获得一、三等奖。201312南京商业学校“能行天下”专业技能大赛开赛,商贸专业POP字体设计大赛和财会专业点钞技能大赛首先拉开序幕,20143月,校财商系“能行天下”系列大赛翰林提竞赛又一次拉开帷幕。20144-5月信息工程系举办了“金手指”汉字录入、电脑小报制作、网络搭建、素描等项目的技能比赛。旅游管理系举办了刀工、面点、雕刻、热菜、中餐摆台、“魅力南京”导游讲解、“夏季养生”小报、体育舞蹈、茶艺、面塑、cosplay、礼仪等十四个项目的技能竞赛。

创新学生管理:一是抓学生仪容仪表,在校园内公示学生仪容仪表标准照和要求,进行专题教育,每天专人检查。二是抓好学生常规手册学习,随机抽查学习情况,让学生心中有“规”。三是抓早读,各班制订早读计划,每天专人检查。四是抓午休,每天中午1250-1350定为“静校一小时”,专人负责检查,及时反馈午休情况。五是抓晚自习,每天1830-1900定为“专业素养提升半小时”,组织学生观看专业视频;1900-1930学生观看“新闻联播”;1940-2030学生自修,专任教师负责和管理。上述“五抓”落实后,班风、学风和校风得到明显提升。

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茶艺社、面塑社、礼仪社、书画社、文艺社、网络搭建、平面设计等学生社团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带动学校德育管理,创新学校文化。其中茶艺社团代表学校参评南京市优秀学生社团。学校还成功举办了三大系部的技能节、财商系和旅游管理系的艺术节活动。

创新实习就业管理:一是挑选放心的实习单位,从原有100多家实习单位中遴选出60多家知名度高、信誉好、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放心单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二是学校分两期进行实习生答辩活动,对实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过程监控,不合格学生重新实习,合格后发实习合格证书。为了践行“能行天下”的校训,体现学校“三业三争”的教育理念,本学年度实训部门和各系部合作,开创性地组织了2011级部分实习生中期实践技能答辩工作,开创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实习生技能答辩的先河。特别是在玄武饭店和新百商店举行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和财商整个答辩会更是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也为我校今后的实习生管理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三是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队伍,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技巧和方法,促进“就业争先”。实现就业工作手段现代化。利用学校投资开发的德云轩就业管理网络平台、翼校通平台、实习管理专用QQ群和校园招聘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构建学校与实习生交流通道,提高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

四是强调对口就业和稳定就业,及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依法交纳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适当,安全生产有保障。

五是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包括在企事业单位就业、升学、参军、出国深造,自主创业等;学校致力中高职衔接,拓宽学生升学渠道,现有江苏联合职技院、南京城职院、江苏青干院、南京旅游学院、南京体育大学、国际商务中美合作班、省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直升大学等多种途径可以进入大学深造。

2013年学校获南京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电话跟踪调查全市第一名。从市教研室毕业生就业质量电话跟踪调查的反馈结果看,南京商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对口率、合同率均远超南京市平均水平,学生就业满意度达到100%

2014426协助市教育局、市职教教研室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南京市中职人才技术交流会。

创新“创业教育”:一是通过学校自筹与联合多家知名企业共同设立创业基金,全部用于学生创业。二是把沿街用于出租的门面房全部收回,重新装修,改建成为学生创业园,拟成立淮扬名小吃特色店“吃吃看、直叫(职教)好”、网络营销中心、旅行社、美容美发中心、图文艺术社等;财商类专业与“世纪华联”联办校内超市。三是要求每名在校生要撰写一份“创业计划书”,有一次创业经历,了解基本的创业常识、流程和方法,在校期间初尝“创业争新”的甜头,播下创业的种子,为今后走上社会自主创业留下希望之光。

2013/2014学年度我校办学质量提升,登上新的台阶,获得的成绩和荣誉主要有: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正式认定为南京市唯一一所“全国体育科技传统校”;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颁发给我校“工人先锋号”铜牌;电子商务专业被认定为省级品牌专业;2013年师生荣获省技能大赛55;烹饪专业学生荣获全国技能大赛1块金牌;2014年师生荣获省技能大赛232;体舞专业学生获第七届学校体育舞蹈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校园集体舞一等奖,校园广场舞第一,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生获四个第一名,19个一等奖;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12个获一二等奖,其中四个省一等奖;学生创新作品参加2014年省创新大赛评选,入闱江苏省创新作品布展;汤向阳老师获南京市职业教育第二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罗飞、荣静2位教师荣获省“两课”评比“省级研究课”奖,11位教师荣获市“两课”评比一、二、三等奖;钱源老师被评为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翁涛、黄宁捷老师获南京市数学教学比赛一等奖;省级获奖论文6篇,省市区立项课题6个,校本课题16个;2013届中专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取证率100%2013年学校获南京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电话跟踪调查全市第一名2013年度社会培训、鉴定4000人次以上。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普法工作中,我校加强宣传学习,全校教职工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真正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上下功夫。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教育,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使每一名干部职工都牢记服务宗旨,自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正把学校工作全面推向一个新台阶。相信南京商业学校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统一的目标和要求下,致力内涵发展、提升育人品位,一定会将学校打造成一所优质、高端与区域经济高度融合的现代化职业学校。

南京商业学校

                                                  2014.6.5